如剷雪一般的工作啊

以前看村上村樹,最常看的是他以「寫作為業的自由業工作者」為主人翁的作品。其中一本(名字忘了)裡面用了「像剷雪一般的工作」這形容來形容「時間到了該交稿、有多少人真的讀了也不知道、然後時間到了又再交稿…」的文字工作。當時看著,似懂非懂,只覺得有趣。畢業後一路上的工作歷程,都是領人薪水的上班族,每月每季每年,對著自己該負責的所謂KPI努力著,也靠著這些努力累積了經歷、能力與薪水,自然漸漸的忘了這麼個形容。

休息的這一年,許多朋友見不得我閒,也找我做些事,因此也有機會見識一些獨立接案人所要面對的場面或者狀況。話說今天下午,陪著朋友去聽個半公家單位的比稿說明。小小會議室裡塞了5家公司的人馬,所謂的甲方也出席了3位,待主要窗口發下書面資料後、所謂的需求說明便行禮如儀的展開。會議10分鐘後,我賴了訊息給坐在一旁的朋友,跟他說:「我快睡著了」當然,基於一班禮儀與職業道德,最終是沒有睡著、撐完50分鐘的會議,而過程中我腦中浮現的便是『真是剷雪一般的工作啊』。

一個以新產品上市為名的慶祝會專案,沒有媒體曝光的絕對需求、沒有透過這個場合公開說明產品訊息的必要性,只因為「產品上市」就要開個慶祝會,讓單位長官和相關人等(相關人包含非單位內部人員)有個場合可以寒暄、致詞、拍照…好吧!我就當它是相關單位間必要的社交活動也行,但更令人無言的是說明會的內容,就是明示暗示想要的做法、規格…然後,只要做過公關活動的都知道,期待值與預算根本不成比例。

是啦是啦!我知道最後還是會有廠商去跳火坑、也知道這些不成比例的不合理期待其實也都是過去廠商為求得標自壞行情累積的惡果。但還是很難不驚嚇於這種沒有任何價值只能浪費預算的案子(更糟的是那預算可能還來自稅金),時間到了就會出現、歷經比稿執行結案、時間差不多了新的又出現;就像北方的冬天,時間到了就下雪、雪停了就剷雪、然後時間到了再下雪、雪停了再剷雪…這麼反覆又反覆直到冬天結束。只是說,荒謬標案的冬天會結束嗎?還是,會成為愈來愈糟的嚴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