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在南門市場買了個以前沒吃過的「千層饅頭」,一方面嚐鮮一方面也順便當早餐。買完後我照例在家裡的賴群組中留言交代,避免其他人重複買早餐需要的澱粉類食物。站在杭州南路邊,我不知為何沒寫「我買了千層饅頭」這幾個字,而是心血來潮地寫下「我有買中國胖,你們不要再買了」(胖,是指パン,就是日文的麵包。用這個字表達日文音,也表示多吃麵包很容易胖)。第二天早餐時,我哥哥看著那千層饅頭跟我說:
「喔~這樣我就理解你為什麼說它叫中國胖了。昨天我還在想,你怎麼會用這麼台灣式民族主義的字眼….」
是的,雖然名叫饅頭,但長相是個麵包。這千層饅頭長得並不似我們所熟知的山東大饅頭、或是早餐店裡那種台式饅頭,以圓形為基底以一顆為單位的,而是一個比SONY XPERIA 5再多寬個0.5公分的長方形。第一層薄麵皮下方是奶黃,奶黃下再一張薄面皮之後再一層餡,就這樣麵皮與奶黃、芋泥、紅豆沙三種餡料交錯,最後用奶黃加麵皮收尾,層層疊疊出這個食物完整的厚度。因為甜度控制得不錯,實話說我覺得挺好吃,只是邊吃忍不住邊想:
這麵皮的配方究竟是山東大饅頭那種?還是台式饅頭的那種?因為整體吃起來的口感很軟,所以應該是台式饅頭吧!如果是用山東饅頭的那種配方,這千層饅頭吃起來不知會如何?為什麼山東饅頭紮實有咬勁,而台式饅頭就很鬆軟呢?難道是因為過去中國北方的人生活比較辛苦,所以對於食物的精緻比較不要求?還是因為北方人把饅頭當主食,所以紮實能有飽足感才是最重要的考量?畢竟台灣是以稻米為主,牽涉到麵粉製品通常是點心,追求鬆軟細緻,好像是合理的。如果想要從閱讀古籍資料入手,了解一下中國、台灣饅頭的起源與發展,有哪些書是比較合適的呢?
關於饅頭的起源,從小課堂上會說到的稗官野史,就是諸葛亮不忍心將南蠻戰俘的頭砍下來祭神,於是用蒸好的麵粉團在上面寫個「蠻」字充當蠻人的頭去獻祭,成功地化解天災困境。這個故事版本其實有好幾個,甚至還有張飛才是發明者的說法;這些小故事不必費心找古書,網路上翻翻很多相關趣聞可以讀來殺時間。就像月餅節的月餅是拿來傳起義的暗號、端午節的粽子是民眾為了避免魚吃掉屈原屍體而丟進汨羅江,故事,很多來自鄉野傳說,雖然不至於像「年糕是用來打發年獸」這種可以直接哈哈大笑毫不在意,但口傳不知多久後被寫下的,可信感還是很低。所以,還是去弄清楚,該從想些古籍下手,或許實在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