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人問我:「為何那麼愛去日本?」當下語塞,只反射性回答:「飛行時間短、治安好、乾淨。」這次二訪京都,我總算找到答案。
記得從奈良回到京都,去完松榮堂、一保堂之後,我們一路走向錦市場、新京極商圈,路過三条河原町的進進堂,我買了一個熱銷排名第三的可吝姆麵包。接著走進隔壁的公長齋小菅,當我看見架上的竹花籠,神似童年時使用的火籠,瞬間所有的記憶都回來了。無數個像這幾天這麼寒冷的夜晚,我和外婆睡在榻榻米上,腳邊就有這麼一個燒著木炭的火籠取暖。除了取暖,外婆還會把布做的尿布洗完晾在火籠上,不用多久,尿布就變得酥脆乾爽。
如果說東京象徵未來,那麼京都就是滿滿的過去。年輕時愛去東京,貪婪地蒐集新潮、時尚、可愛;人過中年的現在,京都反而成了鄉愁歸處,在這裡的所見所用都能喚起兒時與外婆相處的記憶,如果不去計較這種美好記憶的骨子裡其實是被殖民的某種斯德哥爾摩。
坐完嵐山小火車返回渡月橋的路上,街角有個二手書店,陽光灑在窗邊的這本書上,一翻之下大喜。收錄並詳述了京都名物的歷史與特色,名物的種類從家具、照明、工藝、咖啡茶飲到日常居家用具都有,書末還有清楚的Shop guide附地圖。雖然不諳日文,漢字也只能用猜的,所幸以圖片為主的編排方式,清晰易懂。也才發現兩次來京都,書上的名單大約走過一半。(像是有次、一澤帆布、公長齋小菅、嵐山座布団、一保堂、SOU‧SOU)
一口咬下進進堂的可吝姆麵包,雖然有點太甜,卻完全是小時候的味道啊!配一保堂的松綠,剛剛好。
也因為京都對我而言是一個連結外婆的神秘轉接點,所以接下來要回憶的,是兩家老奶奶的店。